<ruby id="ja7nz"><bdo id="ja7nz"></bdo></ruby>

      <th id="ja7nz"><track id="ja7nz"></track></th>

    1. <th id="ja7nz"><pre id="ja7nz"></pre></th>
    2. <rp id="ja7nz"></rp>

        <li id="ja7nz"><tr id="ja7nz"></tr></li>
          油擋沖壓件成形工藝分析與模具設計(二)

          油擋沖壓件成形工藝分析與模具設計(二)

          Feb 07, 2023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免責聲明:本文援引自網絡或其他媒體,與揚鍛官網無關。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
          轉發自:模具技術2019.No.3 35

          文章編號:1001-4934(2019)03-0035-04

          作者:羅 楠

          (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數控工程學院,陜西 西安?。罚保埃常埃埃?/span>

          由于板料本身存在金屬結構組織、模具間隙、潤滑等的不均勻,會引起油擋零件拉深后邊緣不齊,需后續修邊。

          由于此零件精度要求較低,所以不考慮增加修邊余量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根據久里金法則計算,將零件中性層部分母線分為7段,如圖3所示。得到各段長度及各段形心到旋轉軸的距離Rxi如表1所示,油擋零件表面積F0 計算如式(1)所示。

          圖3 中性層母線劃分示意

          F0 =∑i(n)=1liRxi (1)

          ∑i(n)=1liRxi=l1Rx1+l2Rx2+…+l7Rx7式中:li———中性層各部分母線長,mm;

          Rxi———中性層各段形心到旋轉軸的距離,

          mm;

          表1 中性層各部分母線及其形心尺寸 mm

          中性層各段 l1 l2 l3 l4 l5 l6 l7

          母線li 6.00  2.36  2.50  2.36  5.50  3.14  15.50

          形心Rxi 23.00  19.50  19.25  22.00  15.50  16.77  7.25

          F0———油擋零件表面積,mm2。

            經計算,F0=534.35mm2,代入式(2),

          D=槡8F0 (2)式中:D———坯料直徑,mm;

          經計算,D≈66mm,取毛坯尺寸為69mm。

          2.2 確定拉深次數

          根據零件形狀,采用正、反拉深的方法,反拉深能夠增大坯料被拉入凹模的摩擦阻力,可以解決零件口部起皺的問題。零件的相對厚度為(t/D)×100=1.4,正拉深和反拉深時的相對直徑值均約為1.4,查文獻[1]得知,零件的相對高度h/d小于表中的極限值,故正、反拉深均可一次拉深成形。

          2.3 確定工藝方案

          該零件的沖壓工序包括:落料、正向拉深和反向拉深??傻玫揭韵拢捶N工藝方案:

          模具技術2019.No.3 37

          序模,由于反拉深工序在單工序模中完成,影響整個零件的精度,而且中間過程序要取件,生產效率不高;

          方案三,帶料連續拉深,或在多工位自動壓力機上沖壓成型,此方案生產效率高,操作安全,但需要專用的壓力機或自動的送料裝置,模具的結構比較復雜、制造周期長、生產成本高;方案四,落料、正拉深、反拉深復合模,一副復合模中完成所需沖壓工序,沖裁時材料處于受壓狀態,零件表面平整,模具結構緊湊,方案 四不僅減少模具制造費用,而且可提高生產效率[2-4],故采用方案四。

          3 模具設計

          3.1 落料凸、凹模刃口尺寸的確定

          油擋毛坯料 69 mm 按IT14 級查得

          69?。埃福罚?mm,查文獻[5],采用分開計算法得到落料凸、凹模刃口尺寸,如表2所示。

          表2 落料凸、凹模刃口尺寸 mm

          參數 Zmax Zmin X δA δT DA DT

          數值 0.07  0.05  0.5  0.012  0.008  68.6+0.012?。?68.5?。埃埃埃福?/span>

          方案一,落料→拉深→反拉深,單工序模,此方案結構簡單定位誤差大,生產效率低;方案二,落料→正拉深復合→反拉深單工表2中:Zmax,Zmin———最大、最小合理間隙,mm;

          X———磨損系數;

          δA,δT,———凸、凹模的制造公差,mm;

          DA,DT———落料凸、凹模尺寸,mm。

          3.2 工作零件設計

          3.2.1 落料凹模

          圖4為落料凹模。落料凹模上設置有擋料銷孔、用來固定的螺紋孔和銷釘孔若干,同時,在內圈設計了限位倒角,以限制壓邊圈的行程。

          圖4 落料凹模

          3.2.2 落料凸模與正拉深凹模

          圖5為落料凸模與拉深凹模。在此凸、凹模內部同樣設計了限位倒角,以限制壓邊圈的行程,在上圓口設計了安裝反拉深凸模的沉槽。

          3.2.3 反拉深凸模

          圖6為反拉深凸模。為方便安裝推桿,在反拉深凸模上設計了3個推桿孔。在其內部設計了透氣孔,以使拉深后的沖壓件不受空氣的

          圖5 落料凸模與拉深凹模

          壓力而緊緊地包住在凸模上。在頂端設計了圓凸緣結構,方便裝配與固定。

          圖6 反拉深凸模

          3.2.4 正拉深凸模與反拉深凹模

          圖7為正拉深凸模與反拉深凹模。在反拉深凹模上設計了3個螺紋孔,以便與下模板固定。在其內部設計了1個螺紋大孔,用以安裝彈簧。

          圖7 正拉深凸模與反拉深凹模

          3.3 落料正、反拉深復合模結構

          圖8是落料正、反拉深復合模的結構圖。模具的落料部分采用正裝式,正拉深部分采用倒裝式,反拉深部分采用正裝式。模座下的緩沖器兼作壓邊與頂件,同時設有彈性頂件裝置,這種結構操作方便,出件暢通無阻,生產效率高。

          當上模下行時,帶動落料凸模與正拉深凹模5完成落料、正拉深,下壓邊圈25與頂桿24共同作用實現壓邊。完成正拉深后,上模繼續下行,帶動反拉深凸模10下行,連同正拉深凸模與反拉深凹模23共同作用進行反拉深,反拉深時上壓邊圈13進行壓邊,彈簧22與頂料板20保證零件地面的平整。反拉深完成后,上模上行,彈簧22推動頂料板20將成形后的油擋零件由下模中頂出??梢?,此復合??身樌瓿陕淞?,正、反拉深工序,實現油擋零件的成形。

          1-上模座?。?,22-彈簧?。常读习濉。矗瓐A柱銷?。担淞贤鼓Ec正拉深凹?!。叮蠅|板?。罚萍濉。福咕壞1。梗驐U

          10-反拉深凸?!。保保茥U?。保?,14,15,21,19-螺釘?。保常蠅哼吶Α。保?,30-導套?。保?,29-導柱?。保福履W。玻埃斄习?/span>

          23-正拉深凸模與反拉深凹?!。玻矗敆U?。玻担聣哼吶Α。玻叮瓐A柱銷?。玻罚寄9潭ò濉。玻福淞习寄!。常保瓝趿箱N圖8 落料正、反拉深復合模

          (下轉第58頁)

          58 Die?。幔睿洹。停铮酰欤洹。裕澹悖瑁睿铮欤铮纾。危铮场。玻埃保?/span>

          5 結論

          針對翻邊起皺缺陷問題,采用本文所述的方法,建立翻邊模型,快速計算翻邊后材料延伸率,并根據本文通過理論與實際對比所建立的判據,快速、有效地識別起皺狀態,在整車開發早期階段推動設計更改,提高項目團隊的決策效率。

          圖17 翻邊后返修

          參考文獻:

          [1] 徐榮麗.板料成形過程中的起皺研究[J].大眾科技,

          2019(3):102-103.

          [2] 李軍.鈑金件曲面連續翻邊成形數值模擬與工藝優化設計研究[D].合肥:合肥工業大學,2016.

          [3] 趙會敏,李軍.基于Dynaform的一種零件連續翻邊

          成形方法[J].汽車零部件,2015(1):37-40.

          [4] 張新杰.曲面翻邊類零件的成形工藝模擬與分析

          [J].模具技術,2013(5):9-15.

          [5] 王玉峰,田前程,施雄飛,等.沖壓制件翻邊缺陷分析

          圖18 飾板遮蓋

          [J].汽車與配件,2013(2):34-35.

          4 結論

          (1) 所設計的落料正、反拉深復合??稍谝桓蹦>呱弦粋€行程內完成落料及正、反拉深。

          (2) 利用正、反拉深復合一次成形油擋沖壓件,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,而且減少生產設備的投入,同時達到減排、降耗的目的。

          大學出版社,2013:175-176.

          [2]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鍛壓學會.鍛壓手冊[M].北京:

          機械工業出版社,1993.

          [3] 陳煒,陶宏之.基于數值模擬的板料多道次拉深工藝

          研究[J].農業機械學報.2002,33(4):95-98.

          [4] 姜奎華.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[M].北京:機械工業出版社,1998.

          [5] 王孝培.實用沖壓技術手冊[M].北京:機械工業出版社,2013:53-58.

          參考文獻:

          [1] 石小艷.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[M].北京:北京理工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[2] 陳炎嗣.沖壓模具技術手冊[M].北京:北京出版社,參考文獻: 1996:155.

          [1] 文紅全.4003mod鐵素體不銹鋼焊接工藝試驗研究 [3] 萬戰勝.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[M].北京:中國鐵道

          [J].機車車輛工藝,2009(6):22-24. 出版社,1995:202-203.

         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网站
              <ruby id="ja7nz"><bdo id="ja7nz"></bdo></ruby>

              <th id="ja7nz"><track id="ja7nz"></track></th>

            1. <th id="ja7nz"><pre id="ja7nz"></pre></th>
            2. <rp id="ja7nz"></rp>

                <li id="ja7nz"><tr id="ja7nz"></tr></li>